中新网7月1日电(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)“现在村里有570多亩茶园,把茶叶经营好,日子才能过得更红火。”和记者交谈的王柏和,是海南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的村民,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。
(资料图片)
位于五指山脚下的毛纳村是一个黎族群众聚集的村庄。走进村里,远眺“五峰如指翠相连”,近观“一水护田将绿绕”,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。
图为6月29日,大山脚下的毛纳村。(无人机照片)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但由于之前不懂得开发利用自然资源,多年以前,毛纳村还是一个贫困村。王柏和记得,当时村里都是泥巴路、茅草房。当地群众甚至自嘲,“穷得只剩下山和水”。
如何“脱贫致富”?好山好水出好茶,当地决定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,鼓励村民发展林下经济,种植起大叶种茶。
现在王柏和家里有40多亩茶园,据他透露,每年单靠种茶,收入就能达到3万多元。
王柏和的妻子王菊茹从父辈那里学会了手工制茶的手艺,夫妻俩在家里开了间手工茶坊。现在除了自家茶青,他们还会收购其他散户的茶青,帮助他们炒茶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种茶行列,毛纳村的种植规模、茶青产量和销量逐年扩大。2022年,全村茶叶种植面积约1800亩,茶青收入245.7万元,同比增长150%,茶叶平均每年为每户农户带来了过万的收入。
水满乡党委委员、组织委员王莹告诉记者,在这期间,当地也通过“村委会+企业/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为农户提供茶叶种植、采摘、制茶及茶艺等全流程技术培训,实现从茶叶种植、苗期管护、采摘、收茶以及加工上的“一条龙”帮扶。
守着“绿水青山”,除了因地制宜发展五指山大叶茶特色产业,王莹提到,当地也适时发展乡村旅游业,探索出一条茶旅融合的路子。
近年来,毛纳村着力改善村里基础设施,完善非遗工坊配套设施,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农户利用自家庭院发展农家乐、开起土特产品店。王柏和也在家里支起了一个茶摊,供来往游客品尝。
如今游客走在村里步道上,可以品大叶茶、喝糯米酒、买农家产品、赏雨林风光、尽情感受黎族风情。
图为6月29日,海南黎族苗族妇女在毛纳村展示民族特色手工技艺。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路子对了,钱包自然鼓。据王莹透露,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3年的6359元增加到2022年的17681元,2023年预计达到2万元以上。
茅草房变成一栋栋楼房,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,王柏和感受到,日子一天比一天好。为了促进村里茶产业规模化经营,王柏和夫妻俩还牵头成立了茶叶合作社。“现在已经取得许可证,房子正在建设中,预计明年就能正式运营了。”
这个五指山脚下的村庄,以茶促旅、以旅兴茶,正走出一条“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”的乡村振兴之路,书写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绝美画卷。(完)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X 关闭
X 关闭
爱美之心人皆有之。都说头发是人的第二张脸,如果头发毛躁、像枯草一样,就算再美的颜值,在别人眼中也会大打折扣。怎么样打造柔顺健康的秀
(上海战疫录)上海高校架“云梯” 校企隔空交流保就业服务不断线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(记者陈静)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下,即将走上社
中新网西宁4月23日电 (孙睿 赵倩)记者23日从青海省格尔木市官方获悉,柴达木盆地首家“护蕾女童温馨小屋”——青海省妇女儿童保护“
(上海战疫录)守“沪”日志:沪人居家“读”处 “文艺团购”线上送“书香”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题:守“沪”日志:沪人居家“读
(抗击新冠肺炎)内蒙古满洲里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 年龄最大的86岁 中新网满洲里4月23日电 (记者 张玮)23日,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
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 (徐婧)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、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在23日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
中新网兰州4月23日电 (记者 冯志军)中国核城“四〇四”,曾被网友称为“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”,近年开始在甘肃嘉峪关市城区建起
(上海战疫录)增援民警诉说方舱里的“生活百态”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题:增援民警诉说方舱里的“生活百态” 作者 李姝徵 宋
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(徐婧)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在23日召开的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全区学校每周进行三次全员核
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(徐婧)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在23日召开的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潘家园街道松榆东里11号楼、4